《讓自信,成為一種習慣》
《主動,讓你變得更優秀》
第一位在美國政府當上內閣部長的華裔人士趙小蘭,曾回到台灣,與唸過兩年的母校「再興小學」學弟妹餐敘;也應台灣大學的邀請,發表專題演講。
趙小蘭女士說:「如果要得到美國人的尊敬,就要勇敢的把話說出來!不敢表達的人,是不會被看見的……勇於表達,才能出人頭地。」
趙小蘭說,她在台灣念完小學二年級之後,就移民到美國,當時,她連一句英文都不會講。
為了融入美國社會,她努力學習英語,也大聲地講英語;不過,自從她學會「如何在對談中插話」之後,才讓自己有「被看見」的機會。
趙小蘭表示,亞洲人注重「聆聽」,不斷強調要試著去改善自己的缺點;
但美國人卻是一個口語化社會,重視「口語溝通」,也透過意見表達與發言,來「展現自己的優勢,並把自己推銷出去。」
所以,一個人要多學習口才表達,也要學會「適時插話」,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,才會有機會出頭。
趙女士的這番話,讓我心有戚戚焉,深有同感。
我在藝專唸書時,每天都花至少半小時以上的時間大聲「朗讀報紙、文章」,也強迫自己在聽演講後的發問時間,勇敢舉手發問。
在搭公車無座位時,我站立,就讓自己唸車箱上的商業廣告文案;有座位時,我看著窗外事物,以「摩托車、大樓、電線桿……」為題,自我訓練即席演講。
「別人沒有認識我們的義務,
但,我們有自我行銷的權利。」
在芸芸眾生之中,誰會來「主動認識我們」呢?不,不會!
我們所能做的就是~~
主動把握機會,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優勢,把自己行銷出去,才能「被看見」呀!
「自信,是一種習慣!」
「主動,才不會陷入黑洞!」
當一個人不怕被嘲諷、不怕被看輕,他臉上始終展現自信的笑容,他自然會「被看見」,也才會越來越優秀。
所以,我們必須要~~
「把自信、主動,變成一種習慣,才能變得更優秀!」